王(黄)家塘的记忆 (六)

海风  潜战友之家  2021-09-18 12:31:49




王(黄)家塘的记忆 (六)

文/海 风

本来想写到“黄家塘的回忆之五”停停,可是今天和朋友的聊天让我觉得有必要再续下去。

到那里时候还是孩子,离开那里是青年,一晃几十年。岁月蹉跎,人生好与不好都是未知数,时不时会有想不到的事情发生,有时候一时难接受,但是随遇而安,也是个不错的选择;不停的折腾也是一种选择,人生无所对错,事无所成功、失败,只是机遇、时机、情商、智商在加努力罢了。

人生如意不如意还没来的及去感悟,猛然发现自己都老了。那样的环境造就了简单耿直的性格,接触的外界简单,有了不少单纯的人,相信别人,善良真诚,但是现在里这样的人会吃亏,不待见。

黄家塘并不是都代表美好,那里有许多不足和遗憾。社会就是这样的,不会十全十美存在。

但我们也是要走下去,快乐的走下去。

黄家塘的人与人之间淡淡而交在这个大千世界里有点格格不入,而那些见过世面如鱼得水,甚至有点欺负老实人!但是社会就是如此,老实总是被人欺的,能做到的是咱们过好自己,别想太多吧!

就像天上的星星,有云的时候会看不见,偶尔闪闪发光,站在西藏的喜马拉山营地,高原反应加上群星的闪亮,美好和痛苦并存。这就是生活。不会都是美好,但也不都是痛苦。

这平日的生活里,有些美需要发现,有些贵人需要偶遇,有些不愉快需要忘记。

我们在成长,咱们还是普通的人,闪闪发光的少。

一条艇能当上艇长的只有一个,一个支队能到老大只有几个,偌大的厂能成领导不多,咱们努力过就不遗憾。

我曾经思考过一个问题,大学毕业的军官比比皆是,真能当上将军的有几个呢?一把沙子抓起来真正留着手心的只有一点点而已,看明白了就好。

虽然起跑点相同,但是个人达到的高度是不同,别羡慕别人,埋怨自己怀才不遇,其实还是自己有不足,别人有长处。

致那天聊天的朋友。

说了这么多补脑的不一定有人愿意看,呵呵!
对面那排店铺从前没有,这车也是职工的,可想生活提供也跟上了时代。
搭棚子的记得从前是个小店,后面开着窗户的小店。改革后的产物。当时军供站以外唯一店铺。买杂物零食类,邮政车停着位置是现在的邮政银行,之前大集体的买菜位置就在那里,一排简易房子,木头的窗户可以拆卸,里面是店铺,外面有棚。
这个一定认识,右面就是临时家属来队住的地方,正对面是修艇部队宿舍,一层楼一条艇。
下面讲讲咱们艇上卖菜的故事,那时和现在黄家塘依然如此,自给自足不太可能,自己的小菜场只能作为补充,这些小店菜场啥的之前没有,只是在现在军供站位置有个自由贸易点,邮政银行这,有个大集体门市部,时令蔬菜经常有供应,一下班,木头窗户已拉开,自产自销番茄、豆角,买完关门,番茄倒是真好吃,多少年没有那种味道了,偶尔梦里还记得那一堆堆论堆买的菜,好像距离现实社会好久远了!
一周二次的艇上的会餐用的啤酒,军供站都满足不了,哈哈,大家海量啊!
只好到宁海大梁山啤酒厂去拉货,一卡车啤酒量也就够一条、二条艇食堂库存,而一个月总是要去宁海一次拉啤酒。

那喝酒的场面恐怕大家老兵一辈子不会忘,看了好多回忆的文章里都有嗷嗷叫的喊酒!震荡在黄家塘寂静的山湾里。到现在每次战友聚会必不可少就是喊酒了!嗷嗷的!喝趴下多少人谁知道呢?
那一身水兵服漫步于兔子不拉屎的地方的时候也是一种风景。
军营永远属于年轻人的世界。
大家还记得吗?那夜凉如水、那风雨交,一件防寒服就是一切防寒、防雨装备,裹巴裹巴席地而坐,单位派一辆解放牌大卡车去县城买菜,驾驶室里只能坐二个人,一般一条艇派二个人买菜,几条修艇上采购卖菜的只能坐在没有帆布的敞篷卡车车斗里了,也拉风!和司机搞好关系的活络点的有待遇是坐驾驶室,其他一律车斗。
啤酒一般都是下午派卡车去宁海拉,回来以后直接上山坡水兵大楼,停在二层楼边的食堂那卸下,会餐必不可少,一桌一箱12瓶那是远远不够的,咱战友的酒量和对那份酒的感情就是那时候锻炼出来的吧?
清晨六点多艇上买菜的水兵没时间吃早饭,(一般艇上帮厨买菜的几个月轮一次,一次三四个人,有帮厨的、有买菜的,选拔条件看艇上高兴吧)早早的等在自己宿舍的山坡下、四层楼的大门口,车到了利索爬上车厢里,到了丹城菜场边上,他们跳下车,三三二二进菜场学习马大嫂,讨价还价,过称,卖菜,当看到一些农村老人在卖菜的,都忍不住直接包圆了他们的菜,那时丹城菜场商贩,最喜欢他们来卖菜,量大,不会还价,好说话,关键是有钱!哈哈!都是十几二十出头的青年人,现在的在家同样大孩子是不太可能做事情。妈宝男,宝贝女多了。
出公差有补贴的,偶尔抹点小油啥的也是正常的,卖菜辛苦,回去还要过称,向军士长或者部门长等做的审计报账过称,不能搞漏了,呵呵!都是大家的伙食费呢!潜艇兵的伙食标准是很高的,但是不可能全吃完了。这个时候回家探亲啥的满靠谱,回来可以拿到比一个月工资还多的潜补餐费哈哈!
部门长或军士长管食堂,有负责心,偶尔也会跟去丹城菜场,问问菜价,领领行情。怕被这帮小子给卖了呢!嘿嘿!
临时家属来队到伙房弄点菜也是情理之中,咱偶尔弄点菜、肉跑到临时家属来的临时宿舍里打顿牙祭,也是蛮开心的事情,啤酒管够,白酒管饱,别把自己弄到跑厕所吐了,睡在厕所里就算不错的。一大碗的酒嗷嗷齐声吼,喝完了!
会餐喝酒那叫声的特别整齐、有气势,充分体现百人一条枪的潜艇精神!
干杯都是多余的,去参加会餐喝酒基本三大碗起底,那热情!多少年不会忘。记得一次西沪港抢修,在五号码头大食堂267艇会餐,我本想吃点就溜走,结果一桌一桌当兵的轮着来敬酒!好吧!喝趴下!
帮厨的和艇上厨师负责修艇期间全艇60多号人的吃饭。馒头、包子、饺子也经常要做,好多北方人都内行做面食,一般做这个时候,大家都会去帮忙。结果南方人也学会做点面食了。
艇上的原配厨师在没有出海的日子里这个时候算是最忙了,平时在基地有后勤单位负责衣食住行,在家靠单位,出门靠自己喽。
想着能去丹城溜达一下见识见识也是不错,天天呆在艇上怕自己傻了哈!还能薅羊毛啥的,哈哈!帮厨买菜的日子还是满滋润的,虽然一身防寒服走天下,好看不好看那时候真是不计较。
想当年你有帮过厨买过菜吗!弄点炒螺蛳咪咪小酒想想梦中情人吗?躲在寝室里偷偷用酒精炉烧点心,心里还有本小九九吧?